儒家并非我的杯中茶,可是很多的道理却是相当有用的,其中我首推格物致知!这是由两个概念组成的,一个是格物,另一个则是致知。
什么是格物?简单的解释是探究事物的道理。关键词是格。格意味着研究,也可以是隔开来看;物就是万事万物。
那么致知就是透过研究达到理解或者知识的境界。
这也是我昨天在小红书看到的,我认为很好,也是现代人对很多东西都有见解,但却又解释不出更深层的道理。包括我自己也是,所以这一篇文章直指我的心灵!
作者给出一些步骤,细看之下也与NLP的Parts Integration 有相同之处。
那么具体该做什么呢?其实说穿了,不外乎好奇心,观察,思考,考证,校正。让我给个例子,你就会马上明白!
你认为现代大学对未来成功用处不大(好奇心和观察),那么你就要思考,究竟是什么出现问题(思考)。我恰恰认为这一段是最难的。是制度,教师素质,课程过时还是偏离了教育的本质?
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要直指问题核心。你不一定得到正确的答案,但至少你思考过。好了你得到了偏离教育本质。于是你要怎么求证呢?
可以求助专家,看书,与他人讨论(学生,老师甚至教育部长),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。(考证)
你此刻应该有不同的看法,甚至形成属于自己关于教育的理念以及方针。此时你就要验证了。你可以办个补习班或者研讨会,使用自己的方式教学,看看对方能否应对当前制度以及不同情境下的本领。如果不行,那就继续思考,求证和校准。
我渐渐发现,这其实也与第一性原理一样!
后来我求助Chatgpt,在它回答问题时,我意外的想到,这其实也可以作为一款产品!不过我还需要思考一下,这套思考工具是否具备市场需要。
另一个做法是(作者建议),你可以用这一套思维去学习任何的知识。如你喜欢直播,找一个大神看,别只看,格他。什么吸引?是打扮,内容,节奏,赛道等。你观察后就进行思考,记得要写下你的笔记。
之后的就行动,否则你永远只是纸上谈兵。
希望这一篇文章,也可以对你的生活起到一丝的作用,我想也可以很好。加油吧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